是以中国传统儒、道哲学中的太极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,集颐养性情、强身健体、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,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,中医经络学,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... 太极拳
生命在于运动,保持健康的身体,离不开运动。生命在于运动,运动在于锻炼,锻炼贵在坚持,坚持就是胜利。

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"​太极拳中蕴含着哪几种人生境界?"相关知识以及问题智能甄选的最佳答案,希望能解决您所想知道的问题:

​太极拳中蕴含着哪几种人生境界?


​太极拳中蕴含着哪几种人生境界?

笔者自1983年学习太极拳以来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,先后带中国学生上百人,外国学生几十位,讲授太极拳课程3000余次,受众万余人。练拳教拳之中常细细体悟,且偶有灵感,随笔记录,深觉太极奥妙无穷,其集修身、修心为一体,正所谓“性命双修”。

洞悟拳亦人、亦生活、亦人生、亦世界。

所以斗胆提笔从平衡、捨得、留余、宽容四个方面来感受处世、做人与练习太极拳之间的关系,与各位朋友分享也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指正和批评。

一、平衡心态

衡者恒也,失者亡也。

人的生理平衡就是指人须遵循生理规律,若人体阴阳失调、气血不畅、五行不谐,则容易萎靡不振、疾病丛生,备受病痛的滋扰。正如大自然运转规律一样,若人为地破坏自然平衡无疑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,比如说雾霾。

太极拳结合了《易经》阴阳之理、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;其原理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;长期习练对调节人体生理,提高人体免疫力大有益处!

而“心理失衡”又是危害人体和谐的大忌。人生活在缤纷多彩的世界上,对名利色物的追求,原本无可厚非,然而若对生活中的这种“不顺”“不如意”不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,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思想上的问题,即心理的失衡;长期失衡,就会造成严重的精神上的疾病。所以保持一颗“平衡”“平常”之心是获取快乐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种心态。

所谓“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;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”是也,唯有此才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。

现代社会提倡“和谐”,所谓的生活和谐、人与人和谐、人与社会和谐、人与自然和谐,

总之“和谐”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。平就是内心平静,衡就是行动如鱼。“和谐”指的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。

从自身而言唯有身体平衡才能“和谐”美满地生活在这个缤纷的星球上;而身体的平衡我认为可延伸为:生理平衡、心理平衡和肢体平衡三个部分。

在练习太极拳时我们极其注重肢体的平衡,只有保持肢体的平衡了,重心才能够稳定,这就要求在练习时虚领顶劲、立身中正、圆裆松胯、十趾抓地,做到这些再加坚持不懈之功,才能保证下盘稳固、上肢灵活。

在推手实战中更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法以保持自身的重心平衡,同时破坏对方的平衡点将对手击败,可见保持肢体平衡是表,保持心理平衡是里,表里合一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也是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。

二、舍己从人

有加有减,有失有得,能舍才能得。

“舍得”二字是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一个词汇,但真正要做到却并非易事。练习太极拳我们常说:“求之不得”,生活中也是这样,需要我们遇事权衡得失,什么是我们想得到的,什么是我们要放弃的,该舍则舍,该舍而不舍就犯了“贪”的大忌,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要学会放弃、学会割舍。胸无羁绊坦荡面对生活和人生。

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最忌“贪“字;太极拳是一个对腿部支撑力要求很高的拳术运动,所以初学太极拳者不能急于求成,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。

一方面运动量不能贪多;运动量要逐步增加,顺其自然不可勉强,否则就会因为劳累过度致使肌肉及各关节的控制能力减弱,导致受伤,从而适得其反。

另一方面学习内容也不能贪多;要专一,要用减法,要按部就班,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,一步一个脚印,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在推手及实战时,也要符合“舍得”原理,及 “舍己从人”;但“舍己从人”是有限度的,“舍己”是为了深入敌穴,然后而有所为,即所谓的“无所为无所不为”。送多少要多少,要多少放多少。

当前为"​太极拳中蕴含着哪几种人生境界?"这个问题收集了 1条优秀答案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