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"野外取水"相关知识以及问题智能甄选的最佳答案,希望能解决您所想知道的问题:
野外取水
1.春季解冻最早、冬季封冻最晚、降雪后融化快、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、秋季凌晨常出现薄雾处都是地面潮湿处,在这些地点可能找到水源。
2.山脚下、低洼处、水库下游、干涸河床的最低处。
3.蚊虫聚集处、青蛙、大蚂蚁等栖息地附近。
4.生长着沙柳、马莲、灰菜、篷篙等植物的地方。
5.野芭蕉、仙人掌等植物体内。从植物中获取的水,易变质,不宜长时间存放。
6.不要在不熟悉的植物中找水,以免中毒。
7.在野外获得的水不要直接饮用,需要过滤消毒。一般可采用过滤法、渗透法、沉淀法过滤后再消毒饮用。过滤法:在底部刺有小洞的塑料袋、可乐瓶或扎紧的手帕中填入多层干净的细砂,压紧,即制成简易的过滤器。可多次过滤增加效果;渗透法:离水源3米外挖方便取水的坑,让水从砂、石、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,从上层小心取水;沉淀法: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明矾,拌匀后沉淀30分钟,取上层清水。一般说来,除泉水(井水)外,其他水质最好烧开后再饮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