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"散打是怎样诞生的?"的具体详细信息吧!
散打是传统武术吗?
提到传武就免不了提起散打。也有很多人纠结于散打到底属不属于传武?大致有两种观点:一种认为散打是从传武中提炼出来的;另一种的观点是散打与传武没有任何关系,散打就是拳击+腿法+摔跤构成的,属于现代搏击。
首都北京是全国开展散打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。80年代初,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打运动,在北京什刹海有一批武术的拓荒者,为散打运动的普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在这群人中,值得一提的就是被誉为北京散打第一人的梅惠志先生,在他的培养下,北京涌现出几代优秀的散打运动员。梅惠志先生不仅是散打运动的推广人,也是将传统武术同现代搏击大胆结合的尝试者。他同他的学生曾多次同传统武术进行过交手比试,对传统武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。
对于散打的规则是否限制了民间武术的发挥呢?梅惠志直言:“很多民间武术不服气,说不愿戴拳套,后来市体的摔跤教练李宝如教练和他们很熟,就安排他们同我们体校的小队员进行徒手的交流,比赛前我们特别嘱咐我们的小队员,不许用重拳,不许用砸头的摔法,结果一两个照面民间的选手脑袋上起了个大紫包,比赛也就没法打了。民间的选手输不起,打不过就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,头两年参赛的特别多,后来就没人来了。知道自己也打不了。”
中国那么大,是不是真的有民间高人存在?梅惠志:“都一样,我们的队员参加过85和86年的河南少林杯,87年的武当山擂台赛。当时的场面可热闹了,有扮成武松模样的、有和尚、老道、拎佛珠的、穿长袍的。比赛前表演,那架势挺吓人,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出来了,可一上台打擂,裁判喊:预备—开始,就挨了一脚,自己就跳下擂台了。头两天民间的特多,过两天就剩散手运动员了。”
对于传武的不足之处,他也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:“主要是训练方法和意识的落后,传统武术讲究的是口传心授,多是对方怎么打你,你怎么防的说招说手,平时实战训练水平很低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对方鞭腿踢你,散手队员会一手格挡,一手反击。传统武术可不这样,他得先做一个云手,这样动作好看,可对方早就踢到你了。另外,有的拳种讲究什么螺旋力、三角力,每种都有几十种用法,说什么可以将人转着打飞,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。我们同他们交流时,也就一个照面就分出了输赢,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迎击,没有什么神秘的。”
好了,这次对于"散打是怎样诞生的?"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