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"中国武术现状令人汗颜!"的具体详细信息吧!
一位名叫徐纪的美籍华人拳师,曾专程到中国河南省寻访武术之“根”。徐纪先生自幼从名师习武,又在台湾、美国教拳多年,可谓行家。他在访问了登封、温县、洛阳、开封以后,很坦率地提出了几条意见:第一,套路太多,习拳者为记忆套路而无暇加深功力;第二,架子太花,表演味儿较浓,实战性不强;第三,后起之秀功底差,不足以服远。
他认为,少林武功“不害其少,只怕是太多了些”,对众多套路必须“舍得割爱”,一定要“择精去芜”。几十年来,国内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获高分、争名次、拿奖牌,一味翻新花样,“创新”套路,将不少类似舞蹈的所谓“高难”动作引人各种“新编”套路,追求花哨、好看、热闹,乒乒乓乓乱打一气,哈哈嘿嘿胡喊一通,搞得拳不像拳,舞不像舞,而真正包含着丰富技击内容的传统套路却越来越受到冷落。几年前,一位名闻中外的全国武术冠军竟被两三个小流氓打伤。消息传开,人们不禁要问;这样的“武林名将”究竟有多少真功夫?这样的“全国冠军”究竟有多少分量?中国武术靠这样的花拳绣腿还能走多远?
中国武术要迎接挑战,一是靠实力,二是靠全体武林同道的团结。20世纪初叶,洋人拳师屡屡来华挑战,武林前辈们多能捐弃门户之见,携手御侮,但也有极少数人置民族大义于不顾,在武术界内部乘机挑起事端。
荣誉只能说明过去,并不能说明现在,更不能说明未来。“我们先前比你厉害多了”是一种危险的导向,问题在于我们现在未必“厉害”过人家。翻翻近年的武术杂志,大多仍是一副自认为“很厉害”的面孔,极少有认真研究别人的内容,连有关的信息也甚为罕见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自强不息的日本人正在大量翻译出版中国的拳书,他们甚至对某一拳种之内的各种流派的异同也在进行认真的研究。而在我们大陆,至今还找不到几本比较像样的介绍空手道和泰拳的书。
居安思危,生生不已,中国武术岂可高枕无忧?
好了,这次对于"中国武术现状令人汗颜!"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