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"他学成归来,建立跆拳道馆,传承中华功夫"的具体详细信息吧!

他学成归来,建立跆拳道馆,传承中华功夫

李涛痴迷于武学。1995年,他考入华师散打专科后,就立志以此为终生职业。一般来说,一个习武者的成长轨迹是学武、参赛拿名次、当武术教练、单位保安或是创业开武馆。李涛很认真地走完前两步,每天练一万米耐力长跑,保证8小时以上的武术操练。1999年,李涛第一次参加全国武术馆校邀请赛,即获48公斤级第一名,第二年再次卫冕成功。

 

李涛当了半年“幼儿园老师”就辞职走人了,他无法用这种态度对待武术。此后三年,李涛在山东、吉林、湖北、广东等地武馆任教,无论带成人班还是少儿班,遭遇都大同小异,没一份工作能做过半年,同学们笑他,武状元成了失业状元。

这武馆的人不会武术,会武术的人不会经营。那必须让懂武术的人也懂经营。李涛放弃了继续打工的念头,收拾行囊北上北京,以旁听方式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三年的MBA课程。事隔数年,邱军仍认为李涛的北上学习为他们这帮人带了个好头,为大家指出了另一条路。

 

这三年,李涛不仅系统学习了工商管理知识,还结识了海尔、联想、方正等众多名企的高管,这些人不但开拓了李涛的视野,还将具有商业实战意义的营销经验传授给了他。

2007年,结束学业的李涛将创业地选在了武汉。他在武昌中北路成立武汉风云中华跆拳道馆。对于开馆的场地要求、费用及所需人员设备,李涛早有计划,“我算了一下,成立并维持一间上百平方的普通武馆一年费用约十万,我手上的钱只够付租金和装修费,至于人工和水电等日常开支得全部从学费中挣。”

 

据他调查,很多社会学员因工作学习,很难坚持上完所有课时,各武馆的学员缺课率普遍在30%左右。他充分利用这一点机动余量,只要求学员每周上三次课,而且其中一天让学员自选受训日,每天又分成早晚两个班,这样每个班人数可控制在15人以下。

风云道馆连他共4名教练,4名教练滚动上课,既保证了教学质量,一年还能节省数万元费用。关键是,李涛推行的小班制让学员感觉很好。开业当年,风云道馆共招生134人,一举进入武汉道馆第一阵营。

很快,李涛那百余平方的训练场地就容不下迅速增长的学生了。2008年,李涛在武昌连开第二家连锁道馆,而第三家道馆除教授时下流行的跆拳道、散打外,还担负着李涛一个伟大的梦想:开设太极武术班。

他希望在未来太极能和跆拳道一样,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。

好了,这次对于"他学成归来,建立跆拳道馆,传承中华功夫"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!

如果你有"他学成归来,建立跆拳道馆,传承中华功夫"这个内容相关问题或者疑问可以留言,我们将不断努力完善信息。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