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"羽毛球后退步法如何练习?"相关知识以及问题智能甄选的最佳答案,希望能解决您所想知道的问题:
羽毛球后退步法如何练习?
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后场各个位置上击球的步法,称为后退步法。后退步法在羽毛球步法中最为常用,但也是难度较大的步法动作。因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所决定,向前移动总比向后容易些,特别是向后场头顶场区底线后退,对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要求就更高。
后退步法分为正手击球后退步法和反手击球后退步法两种。在此,均以右手持拍者为例进行讲解。
1、正手击球后退步法
正手后退步法有并步、交叉步和跨步三种。实战中,可根据场上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使用。
(1)交叉步后退步法
这种步法的特点是移动范围大,回击端线附近的球时,多用这种步法。
移动:判断准来球后,先调整重心至右脚。然后右脚蹬地,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,同时上体右转,左肩对网;接着,左脚从右脚后面交叉移动,后撤一步(或用并步靠近右脚);右脚再向后方移至来球位置。
击球:右脚着地后,迅速向上蹬,使击球点增高;在空中跳转,同时左脚向身后伸出。
回位:击球完成时,左脚以前脚掌先着地,然后右脚着地。左脚着地时,缓冲、制动、回蹬要连接紧凑,使身体迅速返回球场中心位置。
(2)垫步后退步法
正手底线被动低手击球时,多采用这种步法。
移动:判断来球是后场球、但已经来不及用上手技术击球时,迅速将重心移至右脚。紧接着,右脚用力蹬地,向右转体,并向后场来球方向跨出一步;右脚一着地,左脚迅速经右脚外侧(体前、体后均可)移动一步,即垫上一步;然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再跨一大步,右臂向右后侧引拍。
击球:在右脚最后一大步着地的刹那间,出手击球。
回位:击球后,身体重心移至左脚,同时右脚前掌内侧蹬地,返回球场中心位置。
(3)腾跳后退步法
男子运动员在底线正手位主动进攻时,常常采用这种步法。它的特点是移动速度快,突然性强。
移动:判断来球是后场正手球后,由准备姿势开始,右脚向后侧退一步,重心移至右脚。右脚向后腾跳时,要依据来球与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来决定腾跳的距离。
击球:跳起后,在空中完成击球动作,身体在空中完成跳转。
回位:左腿落地时尽量向后蹬伸,以此控制住身体向后移动的惯性,迅速回动至场地中心位置。
(4)头顶击球后退步法
当对方来球向左后场区,在打算用头顶击球技术还击时,采用这种后退方法。可用并步或交叉步移动后退。
移动:判断准来球后,以左脚前掌为轴,右脚向右后蹬转撤一步,上体稍后仰;接着,左脚用并步或交叉步后退至来球位置。
击球与回位:用头顶击球技术击球。击球后,迅速回到中心位置。
2、反手击球后退步法
反手后退时,应根据来球距离的远近调整移动步子。离球较近时,采用两步后退步法;离球较远时,则要采取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。
(1)两步后退步法
一种是左脚先向左后方撤一步,接着上体左转,右脚向左后方跨一步,背对球网,移至击球反手位置;另一种是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,然后左脚向左后方跨一步,同时上体左转,右肩对网移至反手击球位置。
(2)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
三步后退时,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,左脚再向左后方撤一步,同时上体左转,右脚再向左后方跨一步至来球位置,背对球网,作反手击球。如三步移动还未到击球位置,则左、右再向后各移动一步,即成五步移动步法。
运用以上各种反手后退步法时,击球后要立即调整身体重心,迅速回到场地中心位置,准备还击下一次来球。本文内容来自羽毛球知识教学网。
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(1)正手退后场跳转击球问题
正手退后场击球时,最后通常采用空中跳转击球方式。这种方式有利于转体发力、提高击球点。击球时,要注意空中跳转和击球的时机,先跳转后击球。起跳后,身体在空中有一定的滞空动作。
(2)正手击球退后场制动差
正手退后场击球时,由于快速后退,身体向后的惯性比较大。初学者往往在后退击球后控制不住身体向后的惯性,继续向后移动,有时甚至会退出后场底线。
解决方法是:在空中跳转击球后,持拍手的对侧腿尽力向后蹬伸,以控制住身体向后的惯性,同时还可以获得地面的反支撑力,有利于迅速回动。
(3)后场反手区域,采用头顶击球还是反手击球?
在后场反手区域回球,到底采用头顶击球方式还是采用反手击球,一直是困扰业余爱好者的一个问题。头顶击球技术使击球者始终面对对手,有利于时刻关注场上局势。体能较好时,往往采用头顶技术较多。但头顶击球对于后退的速度和身体的灵活性、尤其是躯干的柔韧性要求很高,也比较容易造成腰椎和腰肌劳损。
对业余爱好者,我建议使用反手击球技术,尤其是体能较差、后退较慢的爱好者。但无论采用头顶击球还是反手击球,都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选择。因为这两种技术所采用的回退步法差别较大,转体的方向相反。
(4)起动与回动的节奏
在练习后退步法中,往往容易偏重于快速起动的练习,而忽视回动的训练与改进。实际上,回动也是组成快速移动步法的关键环节。若想在后退击球后迅速回动,在空中跳转击球时就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,起跳落地时两脚的间距不能过大。间距过大会导致重心过低,造成迅速回动困难。要尽量使身体前倾,落地时的支撑脚要落在身体重心后面,使重心前移,并获得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。